会议纪要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马铃薯大会 > 会议纪要

第二十六届中国马铃薯大会会议纪要


  由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巫溪县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巫溪县薯菜产业协会承办、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薯类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第二十六届中国马铃薯大会于2025年5月18—21日在重庆市巫溪县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有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志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中国种子协会原副会长马淑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党委书记寇占英、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金黎平、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杨峰、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韩利剑、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李璟辉、重庆市巫溪县县委书记李卫东、重庆市巫溪县县长王中等领导。本次参会人数800余人,注册代表共683人,其中来自高等院校的153人,科研单位的282人,企业的143人,管理部门的78人,其他机构的27人。国内与会代表来自30个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

  本次大会以“马铃薯产业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幕式上,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杨峰,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党委书记寇占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志华,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金黎平分别致辞。

  金会长指出:随着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马铃薯亩产从2009年后连续14年增长、共增加了38%,同时主产区向西部聚集,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域,区内种植模式丰富、可周年生产。马铃薯曾经是诸多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主角,在脱贫攻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马铃薯宜粮宜菜宜加工的美食属性,薯花烂漫的观赏性,也必将成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金黎平会长还表示,作为会长,她将继续带领马铃薯专委会发挥科技工作者团体的智库功能和中国马铃薯大会品牌会议效应,为助推马铃薯优势产区特色发展搭建平台,持续助力中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在本次大会主题报告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以视频录播方式作了题为“马铃薯智慧农业生产技术”的报告,分享了国外智慧农业的前沿技术,阐述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马铃薯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描绘了马铃薯智慧生产的未来图景。金黎平会长作了题为“现阶段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的报告,围绕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分析、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等几个维度进行了分享,指出我国马铃薯产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环境约束、转化率低、科技水平徘徊等挑战,特别指出未来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加工导向愈加增强。特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陈小平研究员作了题为“花生转化基因组学——从基因组到田间”的报告,分享了花生转化基因组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为马铃薯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张春芝研究员作了题为“马铃薯基因组学研究和重要育种性状基因发现”的报告,分享了马铃薯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以及重要育种性状基因的新发现,为马铃薯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大会围绕西南山区产业痛点,特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董莎萌教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杨德秋研究员作了题为“晚疫病成灾机理与病害调控初探”“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与痛点分析”的报告,分享了晚疫病对马铃薯的危害机制,对有效防控、降低损失提出了科学建议,针对丘陵山区的地形特点分析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特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艺师景琦做了“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建立实施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报告,阐述了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的重要性,以及该制度如何在保障马铃薯种子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针对产业在强链补链方面的迫切需求,特邀百事公司分享其探索与实践成果,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供应链农业副总监胡侃作了题为“田间到舌尖、百链成鲜”的报告,介绍了百事公司通过完善其供应链体系,实现马铃薯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转化。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韩利剑作了“重庆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分享了当地凭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经验与作法,特别是巫溪县作为西南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已日渐形成较为完善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在种薯繁育、商品薯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均取得显著成效。

  另外,根据马铃薯产业发展需要,大会安排了遗传育种、栽培与植保、种薯繁育与采后处理、产业发展、智慧农业 5 个专题研讨会 ,其中智慧农业专题研讨会系与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共有35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同期举办了青年学术论坛,共有7位青年科研人员进行了科研进展汇报;还为承办地安排了南方土豆商品价值研讨会,特邀中国科学院吴奇院士作了“彻底端牢中国饭碗和食品加工”的报告,并邀请 13 位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当地需求开展交流研讨,为产业把脉问诊。

  大会还举办了马铃薯产品及制品、生产技术设备和巫溪特色农产品展览展示等活动,巫溪县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与签约仪式。与会代表观摩了文峰镇马铃薯脱毒中心、尖山镇马铃薯品种展示、尖山镇多类别加工产品展示,观摩内容包括了本次大会征集的全国马铃薯新品种展示田,马铃薯初加工展示基地,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实地感受了巫溪马铃薯产业在品种研发、技术推广、电商赋能和加工升级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召开了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报告了2024年度专委会工作情况,审议了年度财务报告,本届大会突出贡献单位,确定2026年第二十七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将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举行,会议主题为“马铃薯产业与生态农业”,会议时间初定2026年7月下旬至8月初间。

  本次会议在被誉为“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的巫溪县召开。巫溪地处渝陕皖三省市交界处,呈现典型山地地貌和立体气候,“巫溪洋芋”以其独特品质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并入选首批“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巫溪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及重庆市马铃薯商品薯标准化示范基地。近年来,巫溪依托生态特色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这颗“金蛋蛋”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抓手,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逐渐呈现,实现了种薯专业化生产,深加工产品日渐丰富,特色美食促农文旅融合,巫溪马铃薯产业已进入向全产业链延伸、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各界人士齐聚巫溪参加大会,围绕“马铃薯产业与乡村振兴”主题,共商薯事、共谋发展。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全方位推动中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承办地重庆市巫溪县的精心安排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

                                                        2025年5月21日于重庆市巫溪县


版权所有: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potato.chinacrops.org   京ICP备15008789号-2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   电话:0451-55190370
   邮编:150030    e-mail: china-potat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