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专业委员会
门福义先生生平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人:sysadmin | 发布时间:2021-12-01 | 浏览次数:4634 

   我国著名的马铃薯栽培生理学专家、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门福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公历2021年10月4日早晨逝世,享年87岁。
   门福义先生,汉族,1934年2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1月退休。
   门福义先生曾兼任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顾问委员、《马铃薯杂志》常务编委、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研究会副理事长。
   门福义先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40余年 ,为本专科生、研究生系统讲授过《作物栽培学》《作物栽培生理》《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等课程。门福义先生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善于把科学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科技进展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门福义先生两次参加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的编审工作 ,分别主编本校本科、专科生教材《作物栽培学》,主审内蒙古自治区农广校教材《作物栽培学》等教材,并亲手制作了大量教学幻灯片等直观教具。门福义先生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共培养12名研究生,这些毕业生已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门福义先生在内蒙古农牧学院任教的40余年里,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6-1987年,门福义先生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被派往日本北海道大学留学访问,回国后将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与科研。先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育人。他经常教育学生要学农爱农,不怕吃苦,严谨认真,树立终生为农业科技服务的思想,为区内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门福义先生开创性的开展了马铃薯栽培生理的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我国马铃薯栽培生理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先后主持完成了“马铃薯产量形成及变化规律”“马铃薯高产生理基础及实生种子生理特性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参加了国家“六五”攻关课题“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良繁体系”的研究。研究提出了马铃薯生育时期的划分方法,在马铃薯栽培生理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造诣。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主编、参编《马铃薯栽培生理》《中国马铃薯栽培学》等学术专著5部,其中《马铃薯栽培生理》一书在马铃薯科研、技术 推广、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国马铃薯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门福义先生科研成绩显著,1978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198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获国 家计委、经委、科委、财政部颁发的“六五”攻关表彰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和1998年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被评为全国 优秀教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门福义先生的一生,献身于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和马铃薯科学研究事业,他以卓越的工作业绩和低调朴实的风格,赢得了农业教育界和马铃薯科技界同仁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师生和同行业者的爱戴和尊敬。他为人师表、 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对人和善的崇高精神和光辉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门福义先生,安息吧!


版权所有: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potato.chinacrops.org   京ICP备15008789号-2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   电话:0451-55190370
   邮编:150030    e-mail: china-potato@163.com